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首頁>儒學思想>認識儒學>儒家的倫理思想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儒家倫理觀

那麼儒家倫理思想是屬於義務論或後果論呢?孔子說「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!」「我欲仁,斯仁至矣!」意思是說,要成就一個道德的仁者,要靠自己居仁行義,且只要我想要「仁」,「仁」就在我身上表現。意即當我應當以惻隱之心對待他人時,惻隱之心就在我的身上顯現。在應然與實然之間沒有偶然,有其必然性。且不管你的身份如何,只要你想要,它就在你的身上呈現,就此而言,其有普遍性。如是,儒家倫理學當是義務論。然而儒家倫理思想講的最清楚明白的,當屬身在百家爭鳴、九流十家、邪說橫行的孟子。

孟子當時面對楊朱墨翟等邪說橫行的情況,為了捍衛孔子的仁學、人學,其不得不將儒家的思想理論說清楚。在倫理思想方面,孟子首先提出「性善論」、「人禽之辨」、「義利之辨」、「義內說」。所謂的「性善論」,是說人人本具有善良的本性,至少有有仁義禮智四個面向的善性,表現出來就是惻隱之心、辭讓之心、羞惡之心、是非之心。此四端之心內在於每一個人,身而具有,不需要外鑠。而這四端之心,就是人與禽獸唯一不同的一點點。這唯一不同的一點點,卻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點。換言之,人若沒有表現這四端之心,則人與禽獸是沒什麼兩樣的。所以孟子提出性善說,簡別人與禽獸的不同,是要提醒、強調人的存在意義、價值。

甄別了人禽之異後,孟子也提出「義利之辨」。即身為一個人當為義不為利。義者,路也,意即人應該依「道」而行,不應該為個人之私利而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。而這裡所謂的「依道而行」並不是一個來自外在的強制力量,告訴你應該依道而行。而是我們內在有一個道德主體—良知本心,它會自己立訂道德法則,對父要孝而不忤逆,對子要慈而不嚴苛,對兄要恭敬而不輕慢,對人要誠信而不欺。凡此,皆是自己的良知本心自發的,非因外在客觀對象,或為外在的訓示、模仿而來,亦不是有所目的而行。孟子說如果今天我們忽然間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幼童即將掉到井裡,任何人一定會有怵惕惻隱之心,會想趕快過去救他。孟子說,人人當下會有那分怵惕惻隱之心,想去救他,並不是因為我想在父母那裡獲得獎賞,也不是想在地方上得到好名聲,亦不是擔心孩子的哭聲而去救他,完完全全是發自於自己內在的仁心,沒有任何的條件,是自覺自主自律的行為。故孟子說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發自內在的道德良知,不是外表上符合道義的行為而已。這就是孟子有名的「義內說」。

所以儒家的倫理思想強調的是行動者內在是否是純淨的意志,而不會以結果來論定其是道德與否。然此不意味儒家不在意結果,只是更強調、重視行動者的動機。蓋一件事情的圓滿,除了道德主體主觀上的用心、努力之外,客觀上的配套條件,亦是重要的。故儒家不會以外在結果來斷定道德與否。

撰稿人:謝居憲,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
缺少仁義的富貴,對我來說,就像天上的浮雲。
仁離我們很遠嗎?我想要仁,仁就來了。
見到利益時,考慮道義;見到危險時,奮不顧身。
  • 1
網站滿意度調整